交通網絡
開發區已初步形成了由港口、航空、鐵路、公路和光纖組成的立體交通通訊網絡。
公路方面,連接區內外的高等級公路—惠(州)澳(頭)疏港大道可與深汕、惠鹽、廣汕、廣惠、惠河等高速公路聯通;大亞灣沿海公路即將動工建設,建成後將使大亞灣至深圳特區(關內)的距離縮短至36公裏。
鐵路方面,京九鐵路支線——惠(州)大(大亞灣)鐵路已建成通車。
空運方面,開發區距深圳寶安國際機場70公裏,距廣州國際機場150公裏,距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120公裏,均在兩小時車程內。
海運方面,區內的惠州港是京九鐵路南端最便捷的出海口,可直航世界各大港口。
基礎設施
港口方面,惠州港現已建成碼頭28個,年吞吐能力達2560萬噸,油氣庫區的建設規模即將突破200萬立方米。其中建在馬鞭洲島的15萬噸級原油碼頭,可靠泊3至25萬噸級的油輪,年接輸油能力達800萬噸,設計遠期年接輸油能力爲1200萬噸,是迄今我國南部沿海地區最大的固定式原油碼頭。
道路方面,區內的城市主幹道縱橫交錯、便捷互通,高質量的城市路網骨架已經基本形成。
供水方面,開發區供水能力強,設計日供水能力爲42萬立方米。現已建成日供水能力爲33萬立方米的大亞灣引水工程、庫容量爲2300萬立方米的調節水庫和日供水量爲9萬立方米的自來水廠。
供電方面,已建成22萬伏變電站1座,11萬伏變電站6座;總投資85億元,裝機容量爲210萬千瓦的天然氣發電廠也在緊張建設之中。
通訊方面,已全面開通各種現代通訊業務,通訊能力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生活環境
開發區的生活環境日臻完善,商住、購物、旅遊、休閑、娛樂等配套設施齊全,可以滿足進區客商和外來投資者的工作、生活需要。
環境保護
开发区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工业園區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