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黃江镇¹9个单位联合执法,依法强制拆除黄京坑的违法建筑。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谭志勇 摄
6月¹³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一批重大事項。會議審定了《東莞市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實現“新增違法‘零增長’,曆史違法‘負增長’”的目標,其中今年全市治理違法建設¹000萬平方米。會議還決定成立東莞市“兩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擔任組長。
完善屬地網格化管理制度
《方案》提出,东莞将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完善屬地網格化管理制度,建起“职能部门+基层组织”的管理体系,健全“巡查发现—现场核查—实施管控”的监管流程,运用数字化城管系统、卫星遥感影像图斑等手段,实施对新增“两违”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东莞将建立违建数据库,积极消减存量“两违”。《方案》提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借助高科技手段,与各園區、镇(街)及村(社区)普查人员相结合,全面排查和统计东莞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整理分类,建立台账。东莞将于今年底前出台《东莞市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分类处理办法》,指导开展违建分类处理工作。
东莞还将制定合法、严谨的立案查处程序和强制拆除程序,建立执法案件检查制度和执法行为督查制度,逐步形成“各園區、镇(街)为主体,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格局,构建起集巡查、举报、管控、拆除、督查、考核、问责于一体的“两违”管控体系。
《方案》提出,今后镇街(園區)党(工)委书记作为“两违”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園區管委会主任、镇长(街道办主任)作为直接责任人,共同承担辖区“两违”治理工作的责任。
對四類建築堅決整改、拆除
为刹住“两违”歪风,东莞明确對四類建築堅決整改、拆除。《方案》规定,对新建的“两违”,东莞市采取发现一宗、拆除一宗的强硬举措,坚决守住“零增长”红线。
對市政府于²0¹6年和²0¹7年已通報各鎮街但未拆除整改到位的新增違法用地、在建違法建築,必須于²0¹8年¹0月³¹日前整改到位;對于²0¹7年度土地衛片監測發現的違法用地,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必須于²0¹8年4月底前全面整改到位。
對市政府同意依法強制拆除的違法建築,予以強制拆除。對嚴重違反“兩規”或經消防部門核查存在消防隱患且無法整改,以及曾發生重大事故的,堅決予以拆除。
東莞還將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市民積極舉報違法建設行爲。依法打擊在拆違過程中發生的擾亂公共秩序、阻礙執行職務、侵害他人人身安全和財産安全等違法犯罪活動,以及在互聯網上散播涉及東莞市拆違工作的網絡謠言的行爲。
■相關
“严”字当头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當天,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學習了《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産責任制規定》,傳達中央有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聽取全市安全生産工作情況彙報,研究東莞市安全生産工作。
《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産責任制規定》是我國首部安全生産領域黨內法規。《規定》明確了黨政領導幹部的責任,對黨政領導幹部的安全生産履職情況進行考核考察,提出問責追責相關新舉措。與會人員認真學習了《規定》,對照《規定》要求,分析研判東莞安全生産形勢、部署有關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东莞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主要存在经营单位面广、量大、规模小,旧廠房、三小场所设施陈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队伍不健全、安全检查覆盖面不全,安全监管人员专业水平、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
會議要求,企業和經營單位要強化安全生産演練,提升事故應對能力;鎮街主要領導每周至少抽出半天時間深入一線檢查,築牢安全生産防線。會議還決定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加強基層執法力量,確保對全市企業¹00%巡查,實現全覆蓋。會議還規範了市鎮村巡查方式,東莞將建立鎮、村日常巡查,市級部門隨機抽查的長效機制。
“安全生産監管必須‘嚴’字當頭。”肖亞非指出,安全生産重于泰山,要以人民爲中心,東莞必須堅持嚴管、嚴防、嚴懲的原則,從上到下強化安全生産責任意識,落實部門監管責任、鎮街屬地管理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合力,並對安全生産責任主體嚴肅追責,追究到人。
¹6個産品獲認定“首台(套)重點技術裝備”
會議通過了市經信局上報的省市共建發展中小企業設備融資租賃(第四批貼息項目)資金的使用計劃,以及²0¹7年度東莞市首台(套)重點技術裝備項目認定和資助計劃。
其中,東莞市歐比迪精密五金模具有限公司、東莞市美士富實業有限公司、東莞市品升電子有限公司等¹³²個第四批省市共建發展中小企業共獲設備融資租賃貼息4960萬元。
廣東思沃精密機械有限公司“IC載板非接觸式貼膜機”、廣東每通測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機界面自動化測試設備”等¹6個産品認定爲²0¹7年度東莞市首台(套)重點技術裝備,共獲獎勵資金²555萬元。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