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數字門檻,助企生産有“數”
“2022年中小微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鼓勵數字化服務商爲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減免用雲用平台的費用”,工信部明確,在對中小企業數字化幫扶上加力施策。
近期,国内疫情多发,一些行业産業链受到波及,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供应链替代方案,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大数据加强商品寻源,云平台提升采购审批、结算效率……不少企业选择借助工业品采购平台增强供应链灵活性。京东工业品数据显示,3月1日至4月20日,京东工采累计完成超60000笔订单,其中,帮助企业客户在24小时内完成从寻源到交付的订单达633个。
通過“蘇鏈通”平台,蘇州幫助企業進行生産資料和物流的供需對接;借助能源大數據,國網浙江平湖市供電有限公司摸排受疫情影響大的企業,“一企一策”制定方案保用能、降成本;2022年,重慶將實施125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新增1.5萬戶企業“上雲”……不論是建立供需平台快速摸清堵點卡點,還是引入數字化管理降低運行成本,都旨在通過生産有“數”,更加及時掌握經營中存在的風險,增強供應鏈的韌性和生産保障能力。
“要在數字化、智能化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將開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把脈問診”,通過培育具有較強服務能力的數字化服務平台,加大幫扶力度。
加強要素保障,保持供應鏈穩定
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産業链供应链波动的影响。对此,工信部明确,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将处于産業链关键节点的中小微企业纳入重点産業链供应链“白名单”。其中特别提出,各地要综合施策保持中小微企业産業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接到貨輪從上海港出港的消息,蘇州大邦紡織有限公司防疫專員陶亞萍終于放下心來。“這18噸針織布如果不能如期發貨,公司將面臨違約風險。”陶亞萍說,企業反映困難後,當地協調開通了綠色通道,從上海趕來的集裝箱貨車很快抵達。
聚焦中小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各部門各地加快細化實化支持政策。比如,成立專班解決企業生産要素保障等問題;將相關企業員工納入免費核酸檢測人群、降低企業用水用電用氣成本等等。
“我們重點加強對企業人員到廠難、物料運輸難等阻礙複工達産突出問題的協調解決力度,加大對中小企業生産要素的保障。”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表示。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助力産業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复工达产,同样重要。在联想武汉産業基地内,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繁忙作业。联想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联想産業链上约44.5%是中小企业,下一步,将通过资金支持、市场开拓等方式,培育生态圈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尤其是涉及关键产品、核心技术和重点环节的中小企业。
工信部明确,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围绕産業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産業链供应链稳定。
靠前服務,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剧,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梁志峰说,下一步将狠抓政策落地,主动靠前服务。他说,目前,工信部正组织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企业、进園區、进集群,了解中小微企业困难和诉求,并鼓励地方采取“企业管家”“企业服务联络员”等举措,深入企业走访摸排,主动靠前服务,实行“一企一策”“一厂一案”差异化举措。
工信部明確,將健全完善“中小企助查”App等政策服務數字化平台,爲企業提供權威政策解讀和個性化政策匹配服務,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組織開展減輕企業負擔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督查,推動政策落地生效。
辛國斌日前表示,將深入開展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聚焦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數字化轉型、管理提升、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短板弱項,努力提供找得著、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務,進一步增強企業獲得感。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