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政策落地效果如何?市場恢複情況怎麽樣?如何進一步精准發力,促進消費市場加快複蘇?記者采訪了相關企業及專家。
——針對短期需求不足的“難點”問題,不少地方搶抓時間窗口,加快推出促消費措施,並密集啓動消費季活動、大規模發放消費券,借此提升居民消費意願,撬動更大規模的消費。
“省裏出台的汽車補貼政策客戶咨詢較多,對銷量提升有一定促進作用,今年5月份新車銷售環比上漲幅度大概在65%以上。”江西國力集團負責人對記者說。據悉,5月至7月,江西將投入4600萬用于汽車搖號抽獎,買新車最高獎補達5萬元。
在廣州,5月16日至5月24日期間,在“羊城歡樂購”促消費活動帶動下,全市消費金額環比上周增幅爲17.35%,消費筆數環比上周增幅爲13.49%。“消費券活動給我們平台帶來近2萬單的交易,其中新用戶占比28%,同時也積極帶動了超3000位低頻消費客戶重新進行消費。”樸樸超市負責人介紹稱。
近段時間,多地加快出台促消費政策舉措,並通過發放消費補貼、消費券等方式,刺激消費需求。5月29日,上海推出八個方面50條舉措,加快經濟恢複和重振。其中,圍繞大力促進消費加快恢複,在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提供純電動汽車購買補貼,實施家電以舊換新計劃等方面都提出了有力舉措。
此前兩日,《深圳市關于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的若幹措施》出爐,涉及汽車、消費電子、家電、戶外文旅體等九大方面的30項措施。據相關部門預計,將拉動消費約450億元。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商貿研究所所長何江認爲,政府發放消費券能夠産生“四兩撥千斤”的乘數效應,拉動數倍于消費券面額的消費增加,是一種提振消費市場的有效政策工具。
平安證券報告稱,參考2020年經驗,消費券杠杆率在3.5左右。“目前各地總額百億不到的消費券,對總消費的邊際影響較小。後續有必要鼓勵更多有條件的城市擴大消費券發放規模,進一步促進消費恢複。”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說。
——針對供給端存在的“堵點”問題,從優化複工達産政策,完善對“白名單”企業服務,到保障貨運通暢等系列舉措,有關部門以及地方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打通供應梗阻。
作爲大件消費的重要領域,4月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1.6%。“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環比走勢都受到生産影響。其中,新能源車供不應求加劇導致未交付訂單拖期嚴重。”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稱。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提出,當前消費市場不僅面臨需求轉弱的壓力,從大宗消費和重點領域來看,供給端還存在一些堵點卡點亟待破解。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産業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当前面临供给受阻、需求转弱的“双向压力”,必须坚持“需求拉动先行、供需双侧发力”,尽快扭转下滑态势。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传动系统产品、高精密注塑部件、仪表显示器等一大批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以点带链,推动汽车産業“链式复工”。目前,占浦东新区汽车规上工业产值90%以上的21家规模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封控管理,员工多数居家。线上店面仍然可以运转,但倉儲物流和调拨成为问题。”不少电商经历了这样的处境。各地依托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按需及时向邮政、快递企业发放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推动各地寄递物流网络及时恢复。
用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也成爲重要著力點。據了解,在進一步拓展消費方面,將充分挖掘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潛力,培育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和示範項目,加快5G、工業互聯網與能源、教育等垂直行業融合應用。
“穩消費政策需綜合運用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同時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豐富産品和服務供給,完善城鄉消費基礎設施,優化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更好地增強消費信心和消費預期。”關利欣說。
——針對消費預期不穩的“痛點”問題,在有效控制疫情、盡快恢複生産生活的同時,有關部門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著力促進餐飲、零售等困難行業恢複發展,通過穩市場主體穩就業穩收入,提高消費意願和能力。
“本土疫情多發頻發,波及全國多數省份,居民外出購物、就餐減少,非生活必需類商品銷售和餐飲業受到明顯沖擊。”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付加奇指出,4月份餐飲收入同比下降22.7%,限額以上住宿業客房收入下降超過30%。
“前期受疫情影響,餐飲業經營狀況並不樂觀,特別是暫停堂食期間,銷售少了很多,經營壓力非常大。”無錫市王興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趙亮表示,爲進一步推進複工複商、降低損失,公司積極拓展外賣種類、豐富配送渠道,加大禮盒類商品網上營銷力度,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正常經營期銷售額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受益于部分困難行業“房土”兩稅減免、“六稅兩費”優惠政策擴圍等利好政策的扶持,“王興記”預計全年可以享受大約40萬元的稅費優惠。“這相當于多賣了13000籠小籠包,大大減輕了運營壓力,也增添了我們應對疫情、穩崗複産的信心和底氣。”趙亮介紹。
今年以來,尤其是二季度以來,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特困行業階段性緩繳社保費等政策加快落地,加大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水電氣費、房租支持等舉措緊鑼密鼓推進。
在鍾正生看來,加大助企纾困,優先保障市場主體,能夠在促消費和穩就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保市場主體有助于吸納就業,進而提高居民部門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
“市場主體和企業穩定了,老百姓就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爲,從企業到收入再到消費會有一定時滯,2022年消費恢複可能會相對滯後于整個經濟大盤,滯後于供給方面的增長,但這個差距會慢慢縮小。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