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支持再度加力
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6%,增速比上月加快9.5個百分點。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外貿仍面臨一些挑戰。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我國外貿存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世界經濟複蘇脆弱,需求增長緩慢;全球通貨膨脹壓力較大,將侵蝕全球消費者在外貿産品方面的支出。
今年以來,部分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受阻、資金壓力驟增。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大出口信貸支持,對于發展前景良好、暫時受困的外貿企業,銀行不得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滿足企業的合理資金需求。
“融資支持要再加力。”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廖林表示,工行將對外貿外資等重點群體給予精准支持,對合理融資需求“應貸盡貸、快貸早貸”。
外貿企業融資具有特殊性,即國內、國際市場“兩腿走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中型企業的海外子公司更易獲得海外融資,它們通常依托境內集團母公司,以“內保外貸”的形式獲取海外融資,但中小微企業普遍缺乏這一優勢,較難借用外債。
爲了讓企業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近期擴圍。“試點區域已增至17個,覆蓋全國80%的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國家外彙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介紹。
經營成本穩步降低
融資成本、彙率避險成本、海運成本……經營成本降低了,效益才能增加,外貿企業才可擁有內生動能。
當前,融資成本已降至有統計以來的低位。“去年年底以來,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降低了15個基點、20個基點,引導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央行國際司負責人周宇表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企業貸款利率爲4.39%,較去年全年進一步下降了0.2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彙率避險成本讓不少外貿企業“焦心”。“我們之前采用即期交易策略,隨行就市、單邊押注,但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影響下,彙率雙向波動幅度有所增加,如果還按照老辦法,那麽財務成本、管理壓力將急劇上升。”浙江瀚舜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財務人員賴燕妮對記者說。
降低彙率避險成本是當務之急。作爲對外貿易大省,浙江省已出台相關政策,對政府性融資擔保項下小微企業辦理的彙率避險業務免收保證金。“在此基礎上,浙商銀行按成本價對成交彙率進行全額優惠讓利。”浙江嘉興的一家日用品進出口公司財務負責人郭峰說,一筆60萬歐元的遠期結彙優惠了1.5萬元,預計全年可增加近12萬元彙兌收益。
降低彙率風險、彙兌成本還有一個“妙招”——外貿外資企業在跨境貿易投資中使用。目前,結算規模正在穩步擴大,今年前4個月,貨物貿易跨境收付規模合計2.2萬億元,同比增長26%。“接下來,要持續優化跨境貿易投資結算環境。”李斌表示。同時,根據國務院部署,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結算便利化試點也將有序開展。
發展預期更趨穩定
要讓外貿企業敢接單、願生産,就必須穩定企業預期,減少企業的風險顧慮。從國際通行做法看,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最爲普遍。《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短期險規模。
當前,我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四類共性風險:進口商拒收拒付、國際運費高企、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走出去”風險上升。其中,收彙風險較爲突出,從一般貿易出口看,海外買方的個體經營狀況、信用狀況,他國的貨幣政策環境、法規調整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中資企業的收彙安全。
出口信用保險有兩大作用,一是風險保障,二是融資增信。消除了風險顧慮、有了資金支持,外貿企業才能增強接單信心、穩定發展預期。“在我們服務的企業中,近九成都是中小企業。”中國人保集團總裁王廷科表示。此外,作爲出口信用保險的主渠道,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截至今年5月末的承保規模已突破3500億美元,同比增長12.7%,服務14.9萬家外貿企業。
风险保障也为融资“牵线搭桥”。由于外贸企业面临诸多风险,商業银行往往不愿意为其放贷,但如果有保险机构为企业的海外订单、海外投资项目承保,银行就可在此基础上放贷,一旦贷款无法被偿还,由保险机构履行偿债义务。由此,各方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保单融资的规模也持续扩大。
“接下來,要鼓勵銀行與出口信保機構加強對接。”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說,通過“政府+銀行+保險”等方式,爲外貿企業提供更大融資便利,增強企業開拓市場的信心。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