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自貿試驗區自2015年成立以來,已累計形成584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複制推廣41項、全省複制推廣146項改革創新經驗。”省商務廳廳長、自貿辦主任張勁松介紹,綜觀全國各自貿試驗區發展情況,廣東自貿試驗區各項經濟指標也位居前列,年稅收收入超過1000億元,外貿進出口近2萬億元,實際利用外資超過550億元。
在此基礎上,廣東持續發力,推動設立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通過與自貿試驗區“聯動試驗、協同創新、資源共享”,把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自主實踐的創新成果複制推廣到更大的空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如何建设?张劲松表示,将推动联动发展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开展政策联动、産業联动、创新联动,率先复制推广一批自贸试验区的先进经验,实施一批协同创新项目,培育一批高水平开放平台,争取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把联动发展区打造成为全省改革创新的先行地、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具体来说,广东将从5个方面推动联动发展区建设,包括以清单形式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开展联动创新探索系统性集成性改革创新、强化区域合作促进産業协同发展、开展全産業链创新促进重点産業发展、积极争取在联动发展区实施广东自贸试验区有关特殊试点政策。
廣東省商務廳還會同相關單位梳理了62項改革創新經驗,涉及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和法治服務等四個領域。根據評估,形成在各市差異化複制推廣的改革創新事項清單,其中廣州58項、深圳56項、珠海59項、汕頭51項、佛山54項、韶關38項、惠州48項、汕尾35項、東莞37項、中山50項、陽江43項、湛江44項、茂名49項。
“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不再单点突破,有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形成新一轮开放探索,区域联动作用、産業协同效能有望进一步凸显。”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认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将会有助于提高联动发展区对港澳企业的开放水平,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推动广东更好实现高水平开放。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