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改工”後由每年300萬元提高到2390萬元
林村新阳中路60号工改工自建项目,原用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是林村社区集体物业,土地资源利用较低而且与整体産業转型升级趋势及要求不符,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十分低下,导致社区集体在引进优质项目时,容易遭到“卡脖子”现象。
为拓展産業升级空间,提高集体经济收入,林村社区紧抓“工改工”政策机遇,积极推动该集体自改项目进程,重塑集体物业竞争力。该项目由林村社区总投资2.4亿元,总建筑面积85179.44平方米,规划建设现代化廠房,建成后,将重点引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新兴産業,同时配套園區现代服务平台,打造塘厦産業转型升级新基地,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産業成果转化项目。
目前,该项目已吸引东莞市旺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东莞市鑫钜赞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市新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3家本地上市后备企业、高新企业有意进驻工业園區。预计该地块改造后每年可为社区集体创造2390万元收益比原来增加2090万元,可提供 900个就业岗位,为林村社区、甚至塘廈鎮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産業是林村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近年來,林村社區以建強基層黨組織和發揮群衆主體作用爲重點,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以組織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林村社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區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社區集體分紅節節攀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蹭蹭上漲。
産業兴则百业旺,産業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也是社区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林村社区不仅投入2.4亿元开发新阳中路60号工改工自建项目,而且还引进了中科院投资338亿元开发中科先进科创産業园,做好汽业産業城、凯利东益(东莞)新能源汽车産業基地、新太阳高新科技园招商引資工作,协调推进快裕达口罩厂、发斯特厂、晶博産業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该社区下来还将争取在年底动工建设新亚洲黄泥山“工改工”自建项目;推进屋头园“三旧”改造第二期项目进程,让社区集体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提高社区收入。
近年来,塘廈鎮扎实推进“工改工”,打好“拓空间”主动仗,通过“工改工”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在源头上推动土地等资源向重大平台、优质企业与産業集中,全面激活土地、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推动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化。
其中,林村新陽中路60號“工改工”自建項目,是東莞市“工改工”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庫項目,也是塘廈鎮第一宗集體自改“工改工”項目,全部爲集體建設用地,采用集體自用方式供地,由林村股份經濟聯合社采取自行改造方式實施改造,具有代表性意義。據統計,2020年,塘廈鎮完成“工改工”464.19畝,完成率爲103.38%,2021年,完成“工改工”607.8畝,完成率爲101.3%。
林村“工改工”自建項目的奠基,標志著塘廈鎮社區集體自改“工改工”正式進入全新階段,祝願林村“工改工”自建項目早日完成改造,進一步提升社區品質、提高社區收入。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