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近年來,我國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爲維護生態安全、改善民生福祉、促進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今,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國土綠化行動蔚然成風。近期,網友紛紛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對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建言獻策。
對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積極回應,表示將科學推進國土綠化,積極采用鄉土樹種草種進行綠化,堅持保護優先、自然修複爲主,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質量、穩定性和碳彙能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托起百姓的“綠色幸福感”。
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 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完成造林種草11.73億畝,其中,造林9.6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達到175.6億立方米。綠色,正成爲中國最美麗的底色。
如今,神州大地綠意盎然,如何科學選擇綠化樹種草種,成爲網友關心的問題。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表示,關于城市綠化,大面積種植不適宜生態環境的人工品種,不僅日常養護成本高,還起不到真正的生態保護作用,建議多采用原生植物。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表示,2021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科學綠化進行系統謀劃,圍繞“在哪造”“造什麽”“怎麽造”“怎麽管”,提出了明確要求,成爲“十四五”及今後一個時期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遵循。《意見》提出,要科學選擇綠化樹種草種,審慎使用外來樹種草種。爲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高度重視利用鄉土樹種開展綠化,在推進森林城市建設中要求以鄉土樹種爲主,城區鄉土樹種使用率應達到80%以上。
“鄉土樹種草種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對維持當地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健康有重要作用,還具有日常養護成本低的獨特優勢。下一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結合您的建議,指導督促各地在推動森林城市建設、開展城市綠化過程中,積極采用鄉土樹種草種。”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回複留言稱,一是提倡使用多樣化、多功能、多效益的鄉土樹種草種混交(播)綠化,審慎使用外來樹種草種,避免在居民區周邊選用易致人體過敏的樹種草種。
二是綜合運用規劃、資金、項目等手段,以及推進林業種質資源庫(圃)績效獎勵,加大鄉土樹種草種在城市綠化中的運用。
三是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解決鄉土樹種草種保護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推動優良鄉土樹種草種品質提升及品種繁育工作。
四是完善技術服務,加強鄉土樹種草種技術推廣應用,持續推動鄉土樹種草種發展,鞏固提升綠化質量和成效。
加快经济林发展 实现生态美産業兴百姓富
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
2022年4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我国绿色富民産業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国经济林面积保持在4000万公顷以上,林草碳汇工作扎实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增汇潜力评估和关键增汇技术研发工作积极开展。据了解,2021年,我国经济林年产量超过2亿吨,产值超过2.2万亿元,核桃、油茶、板栗、枣、苹果、柑橘等主要经济林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自然生態蘊含巨大經濟價值。發展林下經濟,“綠色GDP”讓越來越多的地方因“樹”而興,百姓因“樹”而富。
自新疆的一位網友留言建議,希望國家能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讓老百姓在天山山脈上多種經濟林,第一創收、第二保護生態環境,幫助老百姓發展林業果業,發展庭院經濟。
對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回複表示,科學綠化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保護修複自然生態系統、建設綠水青山的內在要求。經濟林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于一身,加快經濟林發展,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发展经济林,经济林成为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产区,是林果産業的优势产区,林果产品品质高、发展潜力大、品牌效应好。
“下一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引导和支持新疆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科学发展经济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回复网友留言时表示,一方面,要优化经济林産業发展布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科学确定种植品种和规模,提高规模化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针对新疆地区天然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适度发展林果等经济林産業,坚持科学造林,做到适地适树、以水定林。再一方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新发展的经济林种植要上山上坡,不占用耕地。同时,还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避免盲目大规模种植林果而出现卖难问题。
因地制宜 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如今,我國通過持續開展國土綠化,全國自然條件好的地方已經基本綠化,但繼續增加林草資源的難度越來越大,“在哪種”“種什麽”“怎麽種”“怎麽管”等問題日益凸顯。
有網友在“領導留言板”表示,致富就是要多栽樹、栽多樹、栽好樹,把那些“光禿禿、寸草不生的荒坡野嶺”全部披上綠裝,打造成金山銀山。而現實中,仍有不少地方植樹沒有到邊到角、哪裏省事就栽種到哪裏、未達到植樹要求標准、植樹質量令人擔憂的現象存在。
“多栽樹、栽多樹、栽好樹就是要科學謀劃、因地制宜種植發展,應依據‘地質地貌、有利于樹木生長繁茂昌盛發展狀況實情’再進行科學植樹。”該網友建議說。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該網友提出的建議表示認同,並指出,科學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對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我國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入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廣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積極發動社會參與綠化,推進森林質量精准提升,科學綠化水平得到提升。
“下一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從四個方面推進國土綠化工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表示,一是組織編制綠化相關規劃,科學確定綠化用地,以宜林荒山荒地荒灘、荒廢和受損山體、退化林地草地等爲主開展綠化,堅持造林綠化落地上圖、精細化管理。
二是充分考慮水資源時空分布和承載能力,堅持以水而定,宜綠則綠、宜荒則荒,科學恢複林草植被。大力提倡使用本土化、多樣化樹種,鼓勵農村“四旁”種植鄉土珍貴樹種。
三是堅持保護優先、自然修複爲主,人工修複與自然恢複相結合,遵循生態系統內在規律開展林草植被建設的基本原則,封飛造、喬灌草結合,因地制宜確定綠化方式。
四是完善綠化後期養護管護制度和投入機制,著力提高成林率。實施森林質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大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複力度,優化森林結構和功能,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質量、穩定性和碳彙能力。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