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困難群衆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的舉措,兜牢民生底線。具體措施有哪些?如何確保相關政策落實到位?在26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有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全面落实低保扩围 加强动态监测
低保是社會救助體系中的核心制度安排。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介紹,截至今年6月,全國城鄉低保一共救助4062萬人,其中城市低保對象700萬人,農村低保對象3362萬人。今年上半年累計支出低保資金926.2億元。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全面落實低保擴圍。加強動態監測,及時將符合低保標准的人口等納入低保。向低保對象等困難群衆增發的一次性生活補貼,要盡快發放到位。
劉喜堂說,在一次性增發生活補貼方面,目前全國已有17個省份全部發放完畢,各地已累計爲4018萬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增發補貼80.8億元,占應發放困難群衆總數的90%。預計8月底將全面完成發放工作,發放資金總額預計接近100億元。
針對受疫情和災情影響困難群衆有可能繼續增加的情況,他說,將重點從動態監測和綜合幫扶兩方面強化困難群衆基本生活保障。進一步完善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將更多低收入困難群衆納入監測範圍;進一步明確針對不同困難群衆的救助幫扶政策,建立救助圈層,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救助幫扶。
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加大补贴力度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從今年9月到明年3月,階段性調整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表示,擴大保障範圍後,預計可多惠及約900萬人,共覆蓋困難群衆約6700萬人。
據萬勁松介紹,現行價格補貼聯動機制主要覆蓋7類群體: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合計約5800萬人。階段性調整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後,領取失業補助金人員和低保邊緣人口等2類群體將被新納入保障範圍。
除擴大保障範圍,階段性調整價格補貼聯動機制還將現行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啓動條件中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單月同比漲幅由3.5%階段性降低爲3.0%,同時保持CPI中食品價格同比漲幅達到6%時發放價格補貼等其他啓動條件不變,滿足任一條件即啓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按照降低後的啓動條件,預計啓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的月份數量、啓動地區都會明顯增加,也就意味著有更多地區的困難群衆能夠領取到物價補貼,基本生活能夠得到更好保障。”萬勁松說。
落实资金保障 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上半年,全國財政累計支出低保等資金1200多億元,同比增加7%。在當前財政支出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低保資金能否按時足額發放?
劉喜堂說,低保資金專款專用的管理方式,爲資金保障提供了根本性保證。中央財政今年安排困難群衆救助補助資金1546.8億元,比去年增加了70.6億元,地方財政預算也都相應加大了投入,及時足額發放低保等社會救助資金沒有問題。
困難群衆物價補貼方面,萬勁松介紹,結合今後一段時間國內物價漲幅預測,經初步估算,預計今年9月份至明年3月份,各地將向困難群衆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約200億元,其中因擴大保障範圍、降低啓動條件而增加補貼發放約70億元。
他說,增支資金保障渠道上,除對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和失業補助金人員的增支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外,對其他困難群衆增加發放的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分地區給予補助,其中東部地區補助30%、中部地區補助60%、西部地區補助80%。價格臨時補貼由地方先發放,中央財政後結算。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更加積極主動做好困難群衆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實現困難群衆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頻共振”,不斷提升困難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