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新的现代化征程上,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农业强国建设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地位。纵观全球,农业强国必是农业科技创新强国。相比之下,我国农产品多而不优、资源利用率不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面向未来,在新的现代化征程上,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勢在必行
大幅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是世界农业强国的重要特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国应重点挖掘农业科技潜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産業质量效益、促进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一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首要強化糧食安全保障和重要農産品供給。
世界农业强国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数字技术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普遍具有较高的谷物自给率,如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多品类农产品长期保持净出口状态。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粮食安全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首要任务是发挥科技力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此外,还要加强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挖掘耕地潜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粮食産業链各环节的支撑作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在提高农业産業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以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和産業创新支撑农业及其关联産業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是世界农业强国的普遍特征。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科技投入强度不够,科技创新体系效能不高,农业産業国际竞争力不足,农业品牌影响力弱。建设农业强国,要强化科技创新全面赋能农业生产要素的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及生产工具智能化水平,做强农业企业和农业産業,大幅提升农业産業国际竞争力和産業领域核心技术掌控力。
三是加快農業強國建設,推進農業綠色轉型和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已成为世界农业强国的普遍战略选择。例如,2021年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美国农业创新战略中明确提出粮食作物、林业、牧业、乳业等四大农业産業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旨在于绿色转型中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绿色转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但任务艰巨。当前我国农业绿色转型面临耕地退化、资源约束、面源污染等多重挑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应致力于持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升级,使我国农业发展在可持续地满足未来粮食、纤维、燃料和饲料需求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著力解決三個科技創新短板
與世界農業強國相比,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上仍有三個方面有待提高。
一是我國在農業基礎研究部分關鍵領域仍存在創新差距。
近年來我國農業基礎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績,但在部分關鍵領域仍與世界農業強國存在差距。從高水平文章發表情況看,中國農業科技論文CNCI值排名依然不高,全球排名第17位;全球Q1期刊發文量排名第16位,CNS期刊發文量排名第20位。從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情況來看,截至2021年,農業科技並跑和跟跑階段的技術分別占39%和51%。
二是我國農業科技産學研轉化效率不高。
近年来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单项成果丰硕,但技术集成化能力和産業化能力较弱,从科技强到産業强的路径不畅通,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匹配、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能力和条件等问题,导致农业科技产学研转化效率不高,农业创新链与産業链融合不畅。从专利申请情况看,我国高校科研机构的农业领域专利申请占据较大比重,授权专利许可转让比例低,产学研转化不畅。
三是涉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
世界农业强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但我国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发展尚未成熟,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偏弱。我国农业科技型企业数量较少。截至2019年底,在全国2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涉农高新技术企业8920家,仅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4%。我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占比不到3%,低于欧美等国的投入水平。我国农业産業链“链条长、主体多”的特点也导致了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创新难度大、创新链难以反哺産業链等突出问题,农业企业创新积极性不高。
多方發力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在新征程上,我國應面向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推動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爲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添動力。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加快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推动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重大前沿领域综合研究平台载体布局、提升农业领域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大力推动国家农高区、农业科技園區高质量发展。以体系化方式激活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全力打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奋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
二是持續加強農業基礎研究。
农业基础研究是农业産業发展的动力源泉,应优化布局农业基础研究领域,持续推进农业基础研究。加强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工作,尊重农业特点,为关键领域农业基础研究提供长期性、持续性支持。强化涉农高校院所基础研究条件建设,构建与学科体系相匹配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持续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创造条件。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涉农企业通过建设研究院、组建创新联合体、资助培育创新型人才等方式牵头参与农业基础研究。
三是大幅提升企業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的地位。
支持企業主導的農業科技創新模式發展,推動企業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創新國家及地方重大農業科研項目形成機制,鼓勵采取企業出題、科研機構揭榜的方式促進項目組織管理模式創新。創新企業與科研人員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參與企業技術研究,對相關研究給予成果認定,允許科研人員獲取一定的勞動報酬。加強對農業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對農業科技型企業出台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考慮設立農業科技金融資助專項經費、對農業科技型企業實施投資補助,拓寬農業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等。
四是激發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創新活力。
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是農業強國建設的關鍵支撐,激發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活力,要不斷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堅持以知識價值爲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破除農業科技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突出問題,營造農業科技人才成長良好生態;創新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構建農業科技人才隊伍體系,圍繞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育、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激勵強化政策支持。加強農業科技服務人才培育,深入推行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大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實施力度,增強農業科技服務人才的輻射帶動作用。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