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奶茶到新上市的智能手機,如今,手機下單、門店發貨、商品小時達的即時零售,正成爲消費新常態。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積極布局這個龐大的即時消費市場。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采訪發現,即時零售激活了“小店經濟”,豐富了同城生活圈,助力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同時,作爲傳統零售的補充,即時零售也存在商品結構不穩定、前端供應鏈時有不暢等問題,需要建立與城市實體零售體系相適應的全渠道零售生態,不斷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
新模式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
金秋時節,南京太平南路與慧園街交叉路口,一家零食小店飄出陣陣栗子香。這家名爲“佳張倪”的店鋪,夏天主賣冷飲,秋冬主賣板栗,並配售時令零食。
店主小張、小倪夫妻倆都是90後,也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小張原先在一家日資品牌做門店銷售,小倪一直在旅遊行業工作。受市場影響,夫妻倆辭職開了這家20平方米的零食小店。起初,小店日均銷售額只有千元左右,嘗試接入線上平台後,利用平台的用戶流量和便捷的配送網絡,小店裏的板栗、冷飲、零食通達全城,生意逐漸紅火起來。
今年8月,“佳張倪”的店面擴大到120平方米,還建起了30多平方米的冷庫,營業時間也延長了。新店面亮相後,店裏80%以上的貨品都上了線,線上冷飲銷量在當地電商平台同類商品中位列前茅。如今,門店月銷售額達到五六十萬元,線上銷售占比接近一半。
2018年就嘗試將雜貨搬到線上的高度平價超市,是南京西方巷裏的一家夫妻雜貨店。趕上一場線上大促活動,線上日營業額一度達到8440元,接近線下的日銷量。“不過,當時實體店生意很好,我們忙不過來,就逐步‘下線’了。”老板吳國民說,後來要了二胎,人手有限,門店經營遇到困難,于是又重新做回線上銷售。
“別看超市小,但品種齊全,從煙、酒、蛋等日用品,到燈芯、課桌、包書皮等學習用品,我們的SKU(庫存計量單位)達到六七千,只要是顧客需要的,我們都盡量滿足。”吳國民說,日常他們做的是街坊鄰居的小生意,靠的就是物美價廉、品種豐富。現在線上訂單成爲實體門店的有效補充,店鋪服務範圍從原來的周邊1公裏以內擴展到周邊5到10公裏。
通過外賣配送網絡,連接線下實體店,30至60分鍾送貨上門,這種新的零售業態被稱爲即時零售。“早期,即時零售主要滿足消費者對生鮮食雜等高頻日常所需。隨著供給越來越豐富,鮮花綠植、寵物用品、美妝用品、飲料酒水、辦公文具、數碼3C等消費需求都可以滿足。”美團閃購南京城市經理昌作爲說,隨著即時配送需求不斷被挖掘,本地零售市場正在從“萬貨商店”變成“萬物到家”,形成了同城物流及消費的新增長點。
線上線下從“相爭”到“相助”
“農貿市場很多商品也開始通過短途快速代購即時零售了。”南京市農貿市場協會副會長、南京綠恒市場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盛麗琴說,農貿市場此前受社區團購的沖擊較大,自身也努力嘗試網絡化轉型,但這需要自辦配送渠道,遠比不上電商平台有優勢。現在,即時零售興起,盛麗琴等農貿人希望這是一次線上與線下、網絡與實體共生共榮的契機。“如果平台和線下零售商可以相互賦能、加速融合,將形成‘1+1>2’的能效,無縫對接龐大的即時消費需求。”盛麗琴說。
“即時零售是零售領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産物。”東吳證券傳媒與互聯網首席分析師張良衛認爲,從供給端看,隨著網民數量進入增長瓶頸,産品過剩正逐步轉向渠道過剩,電商渠道流量開始分散化;從需求端看,在原有零售業態裏,消費者對于“快”的需求一直沒有被充分的滿足,而在國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下這種需求更加凸顯。在這種供需相互拉動的背景下,即時零售迎來黃金發展期。
据东吴证券统计,2021年O2O(线上线下结合的商業模式)到家业务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去掉餐饮外卖也有1万亿元,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规模已经超过2200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超过80%。仅三线城市的即时零售消费规模,2021年相比2019年就增长了2倍。
以零售新業態激發消費新潛能
隨著新業態穩步發展,不斷有本地門店、線上平台入局即時零售。消費內容也不再局限于生鮮日化,而是不斷向全品類快速拓展。然而,作爲一種零售新業態,即時零售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商品供給的品類豐富度、可選空間都還不夠多。
張良衛說,理論上,即時零售依托的是本地商品供給。一方面線下門店數字化程度低,未能實現全品類上網;另一方面,線下門店的前端供應鏈有時難以完全打通。所以,即時零售可能因此出現缺貨斷貨等問題。
“供给是目前行业发展的关键,这一块还有比较大的改善空间。”张良卫同时认为,随着新型商業模式基础设施和城市配送服务网络的快速完善,庞大、稳定、富有弹性的本地物流履约体系,更好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2025年,我國即時零售的規模有望超萬億元,未來五年,年度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6%。而艾瑞咨詢認爲,至2025年即時零售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
“即时零售对于小店、平台和地方政府,都是一个契机。但即时消费绝对不是什么新的资本风口,任何想以此再次掀起‘跑马圈地’浪潮、冲击消费市场的行为都应该被警惕。”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副院长王晓庆说,即时零售其实是回归同城消费,把实体消费在线化,这可能也是上一轮资本“烧钱”搞社区团购,对小店、商超、农贸市场等商業主体造成冲击之后,市场开展的一次自我修复。
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认为,未来即时零售的发展,要回归零售的本质,一方面要看其是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快、好、省”的需求,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为获得这种便利而付费;另一方面,还要看这种新的商業模式能否有较好的盈利模型,主要参与者能否做好成本效益的把控,这也决定了未来的即时零售市场结构和整体规模。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教授表示,即時零售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可以消解線上線下零售的鴻溝,將線上流量反哺到線下實體實現融合發展,形成互補、共贏的生態圈。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