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陸續發布了各自前三季度地區生産總值的增長情況。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譚小芬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采訪時表示,從各省份前三季度成績單來看,總量格局維持不變,但增速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各地經濟發展韌性和活力持續顯現,爲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廣東跻身“9萬億俱樂部”
總量上看,東部省份仍領先于中西部地區,前三季度,GDP前十省份分別爲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排名與2021年同期相比未發生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前三季度GDP首次超9萬億元,跻身“9萬億俱樂部”。江蘇緊隨其後,超過8.8萬億元。山東前三季度GDP位居第三,爲64409億元。此外,浙江前三季度GDP突破5萬億元,河南、四川前三季度GDP均突破4萬億元,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上海、河北前三季度GDP均突破3萬億元。
“沿海经济大省在稳经济、挑大梁等因素的带动下,积极作为,实现了较快增长。”谭小芬表示,从産業上看,第一産業的增长弹性较小,服务业则由于疫情因素面临波动,因此,在过去的三个季度中,工业生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大省的重要发展引擎。
“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廣東進入‘9萬億俱樂部’無疑是對市場信心的一次提振。廣東省在多重困難和挑戰下,經濟增長仍然超預期,廣東省的發展經驗對其他省份有極大的借鑒意義。”譚小芬說。
山西、福建經濟增速領跑全國
增速上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速爲3%,山西省以5.3%的增速領跑全國,福建省以5.2%的增速位列第二。
那麽,這兩個資源禀賦各不相同的省份,爲何成爲了當前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前三季度,山西的第一、二、三産業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6%、7.7%、3.3%。此外,前三季度山西的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长8.8%,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4%。“山西作为产煤大省加大力度产煤保供不仅是保障全国能源供给的要求,对其区域经济也有显著的拉动效果。”谭小芬说。
前三季度,福建的第一、二、三産業同比增速分别为4.9%、5.8%、4.7%。
谭小芬表示,福建省前三季度三大産業的增速差异不大,第二産業的增速略高。工业是福建经济的“压舱石”,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细看工业主要行业的增加值,前三季度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39.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3.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0.8%。
“福建工業根基穩固,中高端制造業發達,在中國制造業升級、出口産品附加值逐漸增加的大背景下,福建工業制造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競爭力。”譚小芬說。
四季度經濟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今年以來,國內外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阻礙經濟發展。接下來,各省份四季度的經濟工作該如何做?
“提振消費,改善預期,暢通經濟循環是各省份四季度經濟工作應注意的問題。”譚小芬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當前經濟的重要支撐力,因此四季度經濟工作應關注財政政策穩增長的效果以及財政收支缺口的風險。在擴大消費方面,則需要繼續優化消費環境,重點擴大汽車等大宗消費,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總體上看,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各省應積極統籌科學防疫與經濟發展,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力爭實現最好結果。”譚小芬說。
專人回答用戶問題隨問隨答
主编对園區的评价
寻找更多廠房